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因企业职工流动等问题发生劳动争议是否受理的复函》中规定:“企业的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在其他单位业余兼职(即从事第二职业),并签订聘用合同”。 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颁布实施,也为劳动者同多个用工单位建立聘用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如果仲裁部门以用人单位未与兼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要求其承担补偿责任的话,无疑与上述规定精神相悖,也不利于当前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为此对于职工的该项请求,不应支持。当然对于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克扣工资或职工不属于规定业余兼职人员范围的,则可按有关规定办理,裁决用人单位支付职工兼职期间的劳动报酬,并终止兼职劳动关系。 关于解聘后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引发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解聘兼职职工,职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也是当前劳动争议的多发点。职工一方认为,虽然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但兼职单位往往以双方并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支付,导致争议发生。 解除兼职劳动关系是否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目前尚无明确法律和政策规定。笔者认为,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兼职劳动关系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劳动关系,不同于事实劳动关系,兼职劳动关系的特征是具有双重性。根据有关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本单位工作年限”,而兼职工作过程并不影响职工在原单位的工作年限。也就是说,如果原单位解除职工劳动关系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话,原单位绝不会也不允许其扣除职工兼职期间的工作年限。因此对于职工的该项请求,仲裁机构不应支持。2022-12-14 20:46:10 延伸阅读: ·劳动仲裁中的主体 第一种,是劳动者的人事关系,工资关系和劳动关系相一致的情况。这也是在正常情况下,劳动用工机制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模式和必然。在这里,只要用人单位具有法人资格,则无论何种劳动争议案由,该用人单位均毫无疑问地具有民事诉讼主体......·劳动仲裁的管辖原则 劳动仲裁管辖争议是劳动争议常碰到的一个问题。 一、地域管辖 又称地区管辖,以行政区域作为确定劳动仲裁管辖范围的标准。地域管辖又分为三种: 1、一般地域管辖:指按照发......·申请仲裁的程序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应先到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领取《申诉书》,按要求将申诉人、被诉人的自然情况填写清楚,同时将申诉请求、事实与理由表述明白。除提交《申诉书》正本外,还应按被诉人......·劳动仲裁的被诉人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之规定,所谓劳动争议是指企业与职工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而发生的争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只能受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争议。按此规定,私人包工负责人由于不具备企业的主体资格因而不......·劳动仲裁中的伪证 劳动仲裁与劳动诉讼在举证要求上是有很多区别的。首先是对双方来说,在劳动仲裁时是可以随时提出证据的。这对双方来说虽然是一样的,但是明显的受益者是单位。因为劳动纠纷,单位在举证能力上,本来就是占优势地位的。其次,劳动仲裁中没...... ·集体合同争议案件中的诉讼主体如何判断?·发包人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是否对劳动者的工伤损害承担连带责任?·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退工标准如何把握?·因用人单位原因未订立或未续订书面劳动合同,应承担何种法定责任? 推荐阅读:
[xoYu_PAGE]